说话,谁还敢有意见? 这位景王,显然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善,刚到蜀州几天时间,就有两名县令先后落马,谁知道下一个会不是他们? 李易摇了摇头,说道:“没关系,有问题大家一起讨论,有讨论才有进步,你们放开了说,我不会怪罪你们的。” 道:“景王殿下……” “你是……” “下官……”那官员下意识的想要回答,似乎是想到了什么,面色一变,忽然捂着肚子,说道:“下官腹痛难耐,可否,可否先去趟茅房……” “人有三急,去吧。”李易摆了摆手,说道:“还有哪位有意见?” 人群默然无声。 如果没有刚才的事情,他们或许会以为景王殿下通情达理,开明大度,可现在,除非脑子坏了,才会中这种拙劣的圈套。 一名官员脸上露出笑容,说道:“殿下英明,下官佩服,并无其他意见!” “溜须拍马,恶心!”在他身后,一人用极度鄙夷的眼神望了他一眼,走上前躬身道:“殿下算无遗策,下官对殿下的敬仰之情,犹如滔滔江水,连绵不绝……” “下官没有意见……” “下官也没有什么意见……” …… “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,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下了。”李易看着他们,说道:“你们即刻回自己的辖区,剿匪一事,具体如何去做,过两日会有人通知你们的。” 眼看着景王殿下走出县衙,众人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。 一名官员忽然转过身,看着另一人,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,说道:“张县丞,大家同僚这么久,也没有好好聚聚,不如一同回去,今夜我在春香楼设宴……” “方县尉,我们好久没有一起喝酒了,今日可要好好喝上两杯……” “苟大人,以前多有得罪,是我不好,明日我在家中设宴,你可一定赏脸……” …… 回去的路上,老方一脸疑惑,问道:“姑爷,这些官员里面,没几个好人,为什么不把他们一锅端了,还留着他们干什么?” 老方聪明的时候像一只狐狸,看透世事,阅尽沧桑,蠢的时候,像一只蠢狐狸…… 他们初到蜀州,面临的最大问题,其实就是无人可用。 将蜀州官员尽数换下,对他来说,只是一句话的事情,但是换下来之后呢,让老方去当县令吗? 这些人能通过科举的层层选拔,坐到县令县丞的位置,哪一个不是有几分真本事,更何况,他们在蜀州多年,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蜀州的一切,也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坐这个位置。 当然,前提是他们要听话。 这次永县和济县县令的落马,应该能让他们安生一阵子,以后的事情,可以循序渐进,急是急不来的。 他回头看了看老方,说道:“你去把王威给我叫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