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想什么呢!” 李易屈起手指在她的额头上弹了一下,说道:“这道圣旨,等你长大才算数。” 几个小姑娘里面,端午乖巧,永宁呆萌,要数古灵精怪,就只有寿宁了,鬼主意无数,天知道她的小脑袋里面想的什么。 “人家就是说的长大嘛!”寿宁捂着额头轻笑着跑开了,很快又跑回来,问道:“那多大算是长大啊?” 李易揉了揉她的头发,说道:“等你长大的时候,就自己知道了。” …… 寿宁跑开之后,李易想到刚才的事情,转头看着明珠说道:“李轩做事不经过脑子,你压着他一点。” “你是说右相之位的事情?”李明珠想了想,才看着他说道:“可是我觉得这个位置挺适合你的,难道你不想和我狼狈为奸?” “狼狈为奸……”李易摇了摇头,问道:“谁是狼谁是狈?” 李明珠想了想,说道:“我是狈吧,我喜欢在上面。” …… 自年初先帝驾崩以来,朝堂大致安稳,直到四月,才再次出现了风波。 秦相多次辞官告老,陛下应允之后,又加封他为“特进”,这同样是一个不直接参与朝事的散官,地位还在金紫光禄大夫之上,有权力参加朝会觐见,见礼如丞相。 左右二相是朝堂的两根参天巨柱,如今一根巨柱倒下,自然要早些再立起一根。 近些年来,景国朝堂在逐渐趋于年轻化,如秦相沈相这样的元老本就所剩不多,因为年老力衰的原因,也不适合坐上这个位置。 国可一日无君,却不可一日无相。 四月初的朝会上,右相之位的归属,自然是重中之重。 朝堂趋于年轻化,但还不至于青黄不接,王家,沈家,以及有限几位资历和能力都有的官员,都可能作为选择。 沈家自是不用考虑,朝堂之上,左右二相不可能全都出自沈家,沈家自己不会参与,百官也不可能同意。 其他几位官员,要么是因为资历不够,要么是因为背景不足,在相位之争上亦是出于劣势。 从明面上看,王家是希望最大的。 再加上皇后娘娘的原因,百官心中也几乎认定,此次王家是要再上一个台阶了。 然而陛下力排众议,要将右相之位封给李县侯,却是让百官惊掉一地下巴。 虽说陛下宠信李县侯,但朝堂百官,他也得雨露均沾,感情用事,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事都堆到李县侯的头上,就有些过分了…… 更何况,宰相之位又不是大白菜,这是朝廷的基石,需要能力和资历兼备,李县侯的能力,没有人怀疑,但是这资历…… 算了,资历什么的,也就不说了,朝堂这两年来已经形成了某种风气,只谈能力,不谈资历,你行你上,你不行换人,不要说你爹是谁,也不要说你爷爷是谁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