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点,李易一边吃饭,一边问李明珠道:“弘文馆怎么走?” “你去弘文馆做什么?”李明珠挑眉问道。 弘文馆乃是国家藏书之所,馆内大多是年纪一大把的老学士,管理修正书籍,在她看来,李易可不像是喜欢读书的人。 李易撇了他一眼说道:“陛下让我明日和那什么大文宗辩经,我总得去看看要辩的是什么……” 李明珠美目睁大:“辩经,你?” “我怎么了?”李易不满的看着他,“你别瞧不起人,谁说年纪大经义就厉害,这个时代到底是年轻人的,长江后浪拍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的道理你懂不懂?” 李明珠皱着眉头说道:“你是认真的?你已经胜了诗文这一场,又何必再逞强,要论经义,你能比秦相和周大学士还厉害?” 李易轻哼一声,“我有多厉害,你以后就知道了。” 李明珠看着他,脸上浮现出狐疑之色,平白无故的和大文宗比试经义,这绝对不是他的性格,她看着李易,问道:“父皇给了你什么好处?” 李易放下筷子,叹了口气,看着她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能有什么好处,身为景国子民,要时刻以振兴国家为己任,岂能置国家的荣辱与不顾,要能做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为了国家,就算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……” “父皇答应为你加官?”李明珠再次问道。 “没有加官,只是晋爵而已……” …… …… 弘文馆作为朝中官员们退休养老的地方,向来都是较为清闲的,除了几位老学士之外,便是一些干杂务的仆从,偶尔也会有不受待见的年轻官员被调来这里,没过多久,不是自己请辞就是想办法被调到别处,足见在这里工作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情。 今日的弘文馆,并不像以往那么平静,几位学士远远的看着在馆内四处走动,也不看书,只是在书架之上随手乱摸的年轻人,一头雾水。 “李县子这是怎么了?” “他怎么会来我们弘文馆,公主殿下居然也在他的身边?” “他在干什么,那边存放的全是经义文章,若是查阅书籍,却为何不见他翻看,莫非他这样摸一摸,就能将书中的内容全都记下不成?” “不清楚,听说这位李县子身患某种癔症,看来传言非虚,可千万不要刺激到他,否则……” 想到蜀王的凄惨下场,几位大学士立刻又后退了十余步。 “你在干什么?”李明珠站在李易身旁,也看的奇怪,终于忍不住问道。 “你不懂,明日便要比试了,今天要先熟悉熟悉……”李易说话的同时,又拿起了一本书,与此同时,他的脑海里面,清理出来的书架上也有一本书凭空浮现,李易这才放下书,又拿起了另一本…… “熟悉熟悉……” 李明珠看着他,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,无论何时何地,他做事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,让人一点儿都猜不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