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5章确定了,这回的确是想造反(11 / 16)

卫查找这些证据时,可是出动了大量人手,费尽心思,才获得一些关键性证据。

胡雄钦佩的道:“宋大人太厉害了,确实如此。”

“帮助潭王篡改朝廷政策的是李善长和淮西勋爵们,由他们在朝堂中照应,所以才瞒了朝廷那么多年。”

“负责监控潭王的锦衣卫,其实早已经被潭王的人监视了,所以得到的消息并不准确。”

闻言,宋隐点了点头。

这样就说得通了。

想不到淮西一派,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,还真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。

简直是视皇权为空气,竟然连联合藩王谋反的事情都敢做。

“李善长简直是忘恩负义,枉费朝廷念着他是开国功臣,一直善待他。”

朱标死死的握紧拳头。

现在,潭王谋反的前因后果基本上已经明朗,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小。

“皇上,殿下,臣建议,还是维持原定计划,并将潭王押解回京,令他手中兵权无用武之地。”

“只要没有潭王,那些幕后操纵者就如同墙上画蚂蚱,蹦跶不起来。”

宋隐看着朱元璋说着。

朱元璋此时气得浑身发抖。

他也知道这件事情非常棘手。

但是朱元璋又岂会知难而退。

“胡雄,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指证当事人,或者是有没有人证。”

宋隐突然想到,如果证据确凿,就可以部署抓捕了。

可是胡雄却摇摇头,“密函没有署名,甚至送信人完成任务后,就被灭口。”

“锦衣卫也是无意中截获了一封密函,为此还折进了几名好手,这才将密函送回。”

也就是说只能凭着这些密函,得知潭王的一些秘事,但是却不能以此来指证他们。

所以,即使知道李善长也是潭王的合作人,也仅此而已,并不能给李善长定罪。

况且李善长本人就擅长诡辩,无凭无据想要扳倒他,太难了。

得知处置不了李善长及淮西勋爵,朱元璋和朱标的脸色都非常难看。

如此一来,他们即使知道潭王即将谋反,而且胆大妄为的替胡惟庸转移贪污资金,还救下理应处斩的胡惟庸涉案人员,也只能干瞪眼。

只是淮西勋爵的所作所为,着实令人费解。

自从太子朱标监国后,淮西一派官员明显地安静下来。

别说是朝臣,就连朱元璋都以为,淮西勋爵仗着蓝玉跟朱标的亲戚关系,觉得朱标可以成为他们的新靠山。

所以他们不再闹事,安心等着朱标登基。

那时,他们就可以重新获得朝堂上的话语权。

可是想不到,他们又在暗中帮助潭王谋反,不介意拥立潭王为大明皇帝。

或者说,这是淮西一派准备的后手吗?

朱元璋神情严峻。

没有证据,根本扳不倒老资格,又是开国功臣的李善长。

一时间,朱元璋和朱标都无比苦恼,双双看向宋隐。

他们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宋隐了。

被几双眼睛盯着,宋隐也没有推诿。

“皇上,殿下,不用着急对李善长出手。”

“还是维持原定计划,先扣押潭王殿下,然后让潭王殿下去指证李善长等人。”

“那时,李善长还能如何诡辩?还有潭王殿下的谋土,也是一个重要人证,务必要看好了。”

对啊!

宋隐的话让朱元璋和朱标茅塞顿开。

只要潭王指认,李善长还能翻天吗?

而且那时朱梓已经失势,他还有什么能力去护着李善长等淮西勋爵。

“太好了,就这么办。”

“尽快把那逆子给朕押回京。”

朱元璋如此着急,不是急于给朱梓定罪,而是要制裁李善长。

李善长仗着自已位高权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