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就是一个机会。”
宋隐自信地解释,“皇上和殿下都知道国内有许多布商,却有没有想过,制作布料的原材料是什么?”
“那就是棉花、蚕丝等原料,所以统一服饰时,同时还要大面积种植棉花,扩大养蚕业。”
“打造一条集种植、生产、制作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。”
“自已生产,就可以自给自足,不用担心会被外国制裁。”
“等产业做强做大以后,还可以对外出口。”
“这样,才能把原本是进口大国的大明,变成出口大国。”
“那时,大明才敢说自已是强国。”
宋隐一番话,彻底让朱元璋和朱标陷入沉思。
他们怎么都没想到,宋隐考虑得那么长远。
这样的宏图,说到朱元璋心坎里了。
宋隐看到他们听懂了,继续道,“刚才说的只是针对纺织业,事实上各行业都可以如法炮制。”
“比如说,当我大明的军火富裕后,同样可以出口。”
“总之,大明未来的发展方向,在发展贸易同时,也要重视自身生产。”
“如此双管齐下,大明成为强国,指日可待。”
宋隐规划的蓝图,朱元璋都听愣了。
“太好了,就按你说的去安排,需要哪个部门配合都行。”
“统一服饰一事,由礼部负责,你配合并指导他们即可。”
……
走出金銮殿,林芳栋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。
他进宫的目的,在宋隐支持下,终于搞定了。
“宋大人,商人及报刊公告等事宜,就有劳大人了。”
林芳栋虽然也是尚书,却哪敢跟宋隐平起平坐,更不敢凌驾于宋隐之上。
任何时候,他都是以宋隐手下自居,主次分得很清楚。
宋隐也不托大,“不用拘谨,此事你们礼部牵头即可。”
“回头派几个脑子灵活的官员过来,我带他们去跟商人接洽,随后你们就看着办好了。”
宋隐信得过林芳栋,自然把这个功劳让给他。
在宋隐眼里,这些政绩都是浮云。
林芳栋得到宋隐授意后,回到礼部立刻着手安排起来。
当然,他们也知道,这些福利宋隐可不会随意给。
如果换成淮西一派官员,宋隐当然是有多远走多远。
……
宋隐回到户部后,立刻让欧阳强通知相关官员开会。
得知宋隐才从朱元璋那儿回来,立刻就召集开会,官员们都充满期待。
“大人,礼部官员全部到齐,已经让人去通知工部王尚书了。”
看到宋隐进入议事厅,欧阳强连忙汇报。
宋隐闻言,轻轻点了点头。
“接下来要商议的议题,将由我们礼部配合礼部和工部,你们要全力协作。”
欧阳强率先点头,“大人放心,我等定会全力配合。”
宋隐点了点头,心里却有些忧虑。
户部可以说是整个朝廷最重要的部门,自然会让他人眼红及觊觎。
这些实干派官员的业务也越来越熟悉及负责任。
如果朱元璋寿终,真正的改朝换代以后,那时一朝天子一朝臣。
这些实干派官员很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。
历朝历代,派系相争都非常残酷,甚至到了有你没我,有我没你的地步。
就像大明成立初期,浙东一派跟淮西一派不也斗得水深火热。
后来随着刘伯温死后,浙东一派眨眼间就被淮西一派所灭,在朝堂上消失了。
甚至各州府,都没有浙东一派官员。
由此可知,一个派系落败,后果是毁灭性的。
意识到这种残酷后,宋隐淡定的神色收敛了几分。
他下意识地看向欧阳强等人,郑重其事吩咐,“你们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