售等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作链,无需过多操心。”
朱标连连点头,身为太子,他的格局还是受到原先所受教育的局限。
遇到宋隐后,才逐渐打开了眼界。
“殿下,眼下大明各行各业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军强民富更是为大明打下夯实基础。”
“现在军队体制也进行科学配备,将土们待遇也提高了。”
“军队方面,百姓们对军人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变。”
“民富方面,百姓们基本上都能安居乐业。”
“如果只局限于此,那么大明只需要按步就班,不需要继续发展了。”
“但是如此一来,大明能维持多长时间呢?”
宋隐这些问题直接把朱标问住了。
理论上来说,朱标是保守派,更趋向于稳健发展,不想过于激进。
即便有些创新,也是小心尝试,稳健推进。
朱标沉默片刻,这才开口,“宋师,本宫清楚,现在的军强民富状况,也只是最低水平。”
“对于一个王朝来说,这还远远不够。”
“宋师是想说大明还需要来个质的飞跃,对吗?”
“是的!”宋隐点了点头。
“以大明目前的经济状况撑不了多长时间。”
“所以需要不停发展,这也是我让商人一起参与铁轨工程建设的原因。”
“如果大明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,一成不变的局面对于百姓来说也会疲倦,甚至生厌。”
“只有不断地创造新鲜感,百姓们才会有兴趣共同参与进来,共创繁荣的大明。”
朱标此刻才终于明白了宋隐的目标。
如果大明一直停滞不前,等到周边其他国家发展壮大起来,那时大明就危险了。
“宋师,本宫受教了。”
“宋师在招投标的时候,对外国商人放松了一些要求,是为了笼络他们以及吸收他们的人才归我们所用吗?”
朱标始终对这件事情有些介怀。
宋隐点了点头,“没错。”
“大明的科举制度及教育体系虽然都做了改革,但是培养出的人才还远远不够。”
“人才不足必定会制约发展。”
“商人虽然不是技术工人,但他们也是人才的一种。”
“他们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,必然有自已的关系网。”
“笼络住他们,他们关系网中的资源,技术及人才,就能为我大明发光发热。”
“这就是我对他们降低审查资格的原因。”
闻言,朱标此刻才真正地释怀。
“宋师为了大明发展竭尽全力,本宫代大明百姓对宋师表示感谢。”
朱标说完,郑重其事地对宋隐拱手致礼。
对于朱标的夸赞,宋隐浑然没放到心上。
他随意地摆了摆手,“殿下不必客气,身为华夏子孙,我有义务把华夏发扬光大。”
“殿下,如果真的觉得过意不去,倒是可以奖励我几天假期。”
“若是同意我告老还乡,那就更好了。”
对于朱标礼贤下土的谦虚,宋隐自然也不能太过分,所以随口说了些场面话。
只有吐露出自已一直想摆烂躺平的心思,才不会让人猜忌。
在官场上,进一步有可能飞黄腾达出人头地,却也可能是摔入万丈深渊。
对于宋隐的要求,朱标忍不住笑了。
他自然不可能放任宋隐如此有才华的人离开。
“让宋师休假的事情,本宫觉得可以有,但是告老还乡,宋师正当壮年,还是多替朝廷发光发热吧!”
朱标如此回复,宋隐顿时有些惊讶。
一段时间锻炼下来,朱标把帝王心术学得挺溜的嘛!
朱标的改变,宋隐默默看着。
现在的朱标已经不是之前温厚的小子,而是多了一些圆滑事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