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3章打响夺取淮西兵权第一枪,区分兵种!(17 / 26)

听了也纷纷向宋隐看过来。

毕竟宁国和燕国都双双求救,事态已经很严重。

事关国家大事,宋隐倒也直接,“宁国和燕国虽然刚刚建国,毕竟是从大明出去的,军事力量不弱,蒙元没有那么容易攻破他们。”

“特别是燕国,不但兵强马壮,燕王殿下的战斗力也是极高。”

“他们现在出现危机,不过是被蒙元偷袭,有些措手不及。”

“此番请求朝廷支援,朝廷可以不用理会。”

宋隐说到这里,在场的所有人全都眉头一皱。

就连朱标都觉得不可思议,不明白宋隐怎么袖手旁观。

“宋师,为何不支援?虽然宁国和燕国是我国的附属国,可那也是皇室子弟啊!”

“即便他们有幸挡住蒙元进攻,事后他们也会对大明没有伸出援手而心存芥蒂。”

宋隐淡淡一笑。

“殿下只要告诉宁王和燕王,朝廷大军会正面进攻乃儿不花军队,他们都是聪明人,自然就知道如何配合朝廷军队。”

“殿下也知道我朝军事装备非常先进,所以打造武器耗费的物力和财力都相当巨大。”

“如果大明派出军队去支援宁国和燕国,即便解了两国的围,大明军队仍然还要正面跟蒙元大军交战。”

“这么一来,意味着朝廷大军需要兵分三路,而且每路大军人数还不能少,不然无法跟蒙元大军抗衡。”

“如此一来,等于消耗了三倍的军备开支。”

“大明再富裕,也不能如此滥用。”

“毕竟谁也不知道,后续还会不会有战事?”

“一旦连忙发生战事,即便此次我大明获胜,也是得不偿失。”

这一刻,宋隐完全抛开跟淮西武将的矛盾,站在大明的利益面去思考和做出决策。

这番话说完,包括朱标在内的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
即便向来骄纵,恨不得立刻获得战功的蓝玉,都耐着性子思考。

他好不容易得到这个能够令他东山再起的机会,不可能再鲁莽地轻率作决定。

就在众人思考时,宋隐再度开口。

“殿下,战争残酷,绝对不能逞一时之勇,所以每一次出征,都要明白此番战事的目的是什么?”

“如果利益够大,冒险激进一点也无妨。”

“可是如果没有多大利益而逞匹夫之勇,令朝廷蒙受极大损失,那就不值得了。”

“这时,朝廷要优先考虑利益损失最小的方案。”

听到这话,朱标顿时茅塞顿开。

第663章战前的部署,不救援燕国宁国,直取主力

朱标从宋隐的话,又学到了一招。

那就是在制定作战方案时,要选用损失最小,利益最大化的方案。

而善于作战的兵部尚书,也忍不住开口,“宋大人说得实在太对了。”

“幸亏得到宋大人提点,纵观朝廷这些年来打过的仗,就没有考虑过利益及损失。”

“殿下,臣非常赞同宋大人的观点,我军即便去援助宁国和燕国,于大明而言,并没有什么益处。”

“与其损耗极大的人力物力,兵分三路进攻蒙元大军,倒不如集中火力,正面对抗。”

连兵部尚书都赞同宋隐的说法,其他内阁大臣也纷纷点头。

对于他们来说,更在意朝廷利益最大化。

李善长此刻还在沉默。

他并非赞同宋隐的分析,而是在他看来,朝廷出动三路大军,就能同时出动三名武将领兵。

那样一来,他们淮西武将才能获得更多的战功。

但是此刻,宋隐却是从有利于朝廷利益为出发点来做决定。

如果李善长执意争取有损于朝廷利益的三路大军同时出动,势必会引起更多官员不满。

或者被朱元璋知道,他李善长绝对没有好果子吃。

现在的淮西一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