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8章懵圈的蓝玉,他真给啊!(25 / 38)

无论是国企还是地方企业,都由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人和官府一起牵头。

而总指挥自然是宋隐!

正因为有了他的这个建议,大明才会从上到下行动起来。

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商人,人人都在翘首以盼,大基建的那天早日到来。

就连有些混吃混喝摆烂的官员,都像打了鸡血似的,兴奋地参与其中。

他们明白,这个政策跟以往任何一个政策都不同。

以前那些政策对官员也没有什么好处,所以根本激发不起各地官员的兴致。

但这次不一样!

整个大明从上到下全都干得热火朝天,因为他们知道,这事儿哪怕是芝麻小官都有好处。

他们不但有利可图,而且还要能提升他们的政绩。

这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,谁想错过?

甚至连告老还乡的官员,得知这个政策后,都恨不得自已再年轻十岁。

如此利好的政策,让官员干劲十足,百姓欢天喜地。

可谓是大明上下,沸腾一片。

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兢兢业业的官员在努力工作。

就连官员都卷了起来,百姓又怎么能自甘落后?

很快,大明局势一片向好,浑水摸鱼,偷鸡摸狗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。

人们全副心思都投在各种工作中。

这些变化自然也都被锦衣卫记录在案。

……

锦衣卫指挥使胡雄,汇总了各地锦衣卫的报告后,直接报给朱元璋。

朱元璋看到大明各地都干得热火朝天,就连芝麻小官都干得兢兢业业,心里无比惊讶。

大明大小官员数量繁多,朝廷虽然各种措施,也无法让那些浑水摸鱼摆烂的官员对得起本职工作,许多人躺平摆烂不作为。

朱元璋万万没料到,宋隐推出的这个新政目前还在筹备阶段,就已经让小官员都像变了个人似的,简直难以置信。

“宋隐这小子,还真有点拿捏人心的实力。”

“这是好事,至少官员也知道要为百姓做点实事了。”

“胡雄,你通知锦衣卫做好监控,力保不出差错。”

“一旦发现鱼肉百姓,贪官污吏立刻抓捕。”

朱元璋知道,越是这时候,越容易出事。

尤其这次规模空前绝后,比修建长城还要声势浩大。

容不得半点松懈!

推行新政,让大明上下全都联动起来。

全民参与,而且还是心甘情愿,满怀激情。

特别是宋隐一派的实干派,所到之处大受欢迎。

在他们的带领下,大明各州府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。

第413章李善长:无须担心,银子花光了,小小宋隐就啥也不是!

俗话说的好,有人欢喜必定有人忧。

宋隐一派正干得热火朝天时,淮西一派却显得死气沉沉。

宋隐新政不但获得文武百官和朱元璋的支持,就连整个大明官员百姓也都力挺。

眼见着人心所向,都向宋隐一派倒戈过去。

这让淮西一派在朝廷中的地位愈发不起眼。

蓝玉虽然从户部拿到了大笔银子,但看到宋隐一派占据了上风,淮西一派渐渐没有影响力,不由得担心起来。

好在他们现在还握有一些兵权,否则更无法淡定了。

……

此刻,淮西一派的权贵,聚集在韩国公府李善长家中。

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着李善长。

李善长在淮西一派中,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
甚至也只有李善长才有能力跟朱元璋抗衡一下。

剩下的淮西权贵,就算是蓝玉,都被朱元璋拿捏得死死的。

“国公,现在局势对于我们淮西一派很不利啊。”

“如果让宋隐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