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再想到自已所在地的官员时,就气不打一处出。
“人比人当真是气死人了,想当初宋大人当县令时,照样把沛县治理得红红火火。”
“可是看看咱们的县令,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。”
百姓们对宋隐的赞美越多,对当地官员的怒火就更盛。
这些声音传进当地官员耳中,一个个都羞得面红耳赤。
心里虽然不满,却也无言反驳。
话说回来,别说是他们一个小小县令,就是州府布政使,甚至朝廷各部官员,谁敢去跟宋隐比?
武能排兵布阵,文能治国安天下,文武兼备,纵观历朝历代,也找不出几个人不是?
他们这些官员,但凡能在宋隐推行的政策中,沾点光就谢天谢地了。
结果如愿以偿沾光了,却被百姓各种嘲讽。
憋屈啊。
别看他们当官,却哪敢得罪这些刁民啊!
尤其是像他们这些没有靠山的小官。
这要是惹怒了哪个刁民,人家上京去告御状,就够你喝一壶的。
历朝历代向来都是民怕官,结果大明倒好,官不敢跟民斗。
朱元璋屡次大杀戮,大明官员都更新换代了几批,被杀的官员数以万计。
所以这些官员也只敢默默地干活,不敢反驳。
第411章刁民又在闹事!
朝廷新政下达后,大明各州府都紧张忙碌起来。
在这次规划中,完善交通是各项目的基础。
无论是地方基础改造,还是修建港口,启用运河都离不开交通。
可以说,交通不便将会影响大基建的速度。
大明各州府进入忙碌状态,朝廷六部为了筹建各个国企,也在紧锣密鼓地操作起来。
好在有了大明一建的经验,准备工作倒也做得得心应手。
经过文武百官的各种商议,此次不单筹建大明二建,而是追加到大明四建。
四个国企也被宋隐进行分工,负责南北的建设。
一时间,朝廷上下热火朝天地。
朝廷负责组建国企,各州府则开始根据地域特色,各种规划。
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,既造福百姓,又为大明腾飞打下基础。
可纵然如此,仍然有人不满。
尤其是许多边远村落看到当地官府的规划后,不满的声音就更强烈了。
“我说你这路修不到家门口,那修来还有啥用啊?”
“对呀,万一遇上刮风下雨天,家门口坎坷泥泞,你们修路修到家门口不好吗?”
许多百姓看到官府的规划图后,骇然发现,这路竟然修不到自已家门口。
顿时,百姓都不乐意了。
百姓的要求简单而又粗暴。
你朝廷要做面子工程,那咱们百姓自然也要有点好处,不是?
否则就是官府办事不力。
不用调查也知道,有这种想法的百姓不少。
历朝历代官府都头痛地称这些人为刁民。
这种刁民自私自利,往往通过闹事来获得自已的利益。
这次就有人借着官府规划修路,没有修到自家门前这事儿来闹事。
“特娘的!”
“这些官员没脑子吗?”
“修路都修不到家门口,我看他们是想贪下这段路的材料钱。”
“别以为咱们好欺负,兄弟们,咱们去官府说道说道。”
有人带头,瞬时许多群众聚集在一起,向衙门奔去。
青州县衙门前,来讨要说法的百姓越聚越多。
这些人言语犀利,纷纷咒骂官府偷工减料,拿着朝廷银子不干活。
看到这群刁民来闹事,县令一个头两个大。
可他也不敢出去跟百姓对质。
他可不想被骂得鲜血淋头。
甚至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