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上,近期各州府出现不少盐商在贩卖来路不明的精盐。”
“此精盐虽然神奇,但却不是咱大明朝的盐,而是走私的私盐!”
“现在精盐商人垄断了各地盐市,许多盐商只能破产倒闭。”
“皇上,经过调查,得知竟然是锦衣卫在贩卖走私精盐。”
我的天!
这啥情况?
这些大臣想干啥?
朱元璋还没回过神来,文武百官全跪下了。
顿时响起各种哀嚎声。
“皇上,您可是明君!”
“您贵为天子,怎么能跟百姓抢生意?”
“剥夺百姓的利益,这实在是有损天威,有损朝廷的声誉!”
“历朝历代也从未见过这等怪事,皇上收手吧!”
文武百官声势浩荡的直嚷嚷。
坐在大殿里,朱元璋都觉得头顶上有一群乌鸦飞过。
怎么回事?
大明盐商都失业了!
但锦衣卫的奏折里说的全是精盐生意兴隆,并没有提及这事。
实际上锦衣卫的奏折是在此事件爆发之前传回朝廷的,朱元璋当然不知道此事。
当朱元璋看到这些大臣都在出言指责,心里顿时就不舒服了。
他们分明都在谴责自己啊!
与其说是锦衣卫的不对,倒不如说是影射咱这个天子!
赵昌说的更直接,“皇上,为政不仁,实乃大忌,更是昏君行为啊!”
以赵昌为首的文武百官,围绕着与民争利来指责朱元璋的不是。
此情此景令朱元璋大吃一惊,同时,怒火也在沸腾。
特娘的!
不就是做个生意吗?
这些人怎么跟天要塌了似的?
谁说当皇帝就不能做生意了?
朱元璋强忍着没让自己当场发飙,喝道:
“朕做点生意有何错?”
“朕的精盐比盐商的粗盐还要好,为何要禁止?”
第176章马皇后的提议,让宋隐想办法!
朱元璋就纳闷了,这么好的精盐,对百姓也百利而无一害,说造福百姓都不为过。
可是这些文武百官却没拼命反对,简直是说不过去啊!
朱元璋的反驳,反而令一众大臣反对得更凶了。
“皇上,不可以啊!”
“大明商业都是有章可循,商人有他们经商的法子,所以才得以传承下来。”
“皇上,咱大明朝盐商数量众多,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,才保障了百姓们的生活无忧。”
“况且陛下,您想过没有?”
“咱大明的盐税都依赖盐商的贡献,盐税可是咱大明税收中的重中之重啊!”
“倘若精盐占据了盐市的主场,盐商都要倒闭了,谁还愿意纳盐税?”
“更何况,积压下得那么多粗盐,又该如何是好?”
“皇上,大明不能没有盐商啊!”
朱元璋才说了两句,耳边就嗡嗡嗡得传来铺天盖地的反驳,顿时让他无比郁闷。
咱不过是想赚点银子充盈国库,毕竟赞助长城就花了两千万两,这钱总得想办法补回去吧!
况且,自己赚点钱又怎么了?
咱堂堂一个真命天子,做点生意也要受到臣子指责,这算哪门子皇帝?
看到这么多人反对,朱元璋脸色淡定,声音也无比的坦然。
“那你们谁给朕说说,此事要如何解决啊?”
朱元璋心里笑了笑,自己做点生意,看他们都激动成啥样子了?
看他们那德行,显然是不想让自己做这门生意。
他倒要瞧瞧,这些文武百官能想到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此事!
文武百官见朱元璋脸色并没有动怒迹象,于是有人放心开口。
“臣等觉得,可以将这些精盐交给盐商们进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