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话音刚落,胡惟庸骤然抬头,不敢置信地看向朱元璋。
大臣们听了这话,犹如平地惊雷。
禁海令何等重要,那是关系到大明安危的国策。
朱元璋却说要解除禁海令,而且还只限于福州?
刚刚才让宋隐出任福建布政使,现又废掉了福建禁海令,明摆着不是扶植是什么?
但就算扶持,给个布政使已是至高无上的恩宠。
想不到朱元璋连禁海令也解除。
“陛下,禁海令关乎着大明安危,不应该就此作废啊!”
“就是啊陛下,事关重大,需要中书省和六部商议,如此贸然解除禁海令,如同将大明国门打开。”
“此事太过重大,陛下三思!”
许多大臣纷纷下跪,苦苦相劝。
朱元璋早料到会是这样的情景。
这些大臣跟宋隐说的话比起来,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!
宋隐考虑的问题,跟这些大臣迂腐的想法,根本就是天壤之别。
“出海是为了海上贸易,是为了强盛我大明经济!”
“这……也是国策!”
“其次,宋隐已经对此筹划许久,也让朕看到了效果。”
“如今未正式出海,就已经拿回了一千万两税银,往后每年至少有四千万两税银!”
“朕想问,你们谁能做到?”
闻言,众大臣被问得哑口无言。
税收?
宋隐又搞出什么税收?
还是千万两级别!
满朝文武感觉脑子不够用了。
第99章圣旨到!福州府百姓夹道庆贺宋大人!
不等他们回过神来,朱元璋再度开口。
“福州跟倭寇一战,宋隐功不可没,福州兵力也完全挡得住倭寇的进攻。”
“现今我大明北境有前朝余孽威胁,南有倭寇横行,福州更是深受其害!”
“此举,也是为了我大明安危!”
听到这话,大臣们纷纷沉默。
他们无话可说,毕竟福州前不久就遭遇到倭寇偷袭,确实是宋隐带领官员击退了倭寇。
而朱元璋的任命,甚至没有和中书省及六部商议,就直接下令。
由此看出,朱元璋对这事志在必得!
就连身为丞相的胡惟庸反对都无效。
他们这些大臣更做不了什么,唯有服从。
“圣上睿智!”
文武百官短暂的沉默后,异口同声地高呼。
胡惟庸跪拜,不敢不同意,眼里却是异常阴冷。
现在他终于知道倭寇攻打福州为什么会失败。
宋隐,断然不可再留!
“拟旨,着福州知府宋隐担任福建省布政使,王雄担任南京布政使,六部负责监管并配合。”
朱元璋当即下旨,文武百官唯有大喊圣明。
旨意一下,已成定局。
众大臣一个个没精打采,如遭雷击。
今日的早朝,给他们的冲击实在太大了!
退朝后,大臣们相继离开。
胡惟庸脚步缓慢走出金銮殿,心里五味杂陈。
朱元理作出的这些决定,根本没有找他商量,甚至告知都没有一声。
明显就是无视他这个丞相!
胡惟庸对此既不舒服,也很不安。
他完全没料到倭寇攻打福州会失败,而宋隐还凭借这高升布政使!
现今更有皇权特批,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优待。
这是连他这个丞相没有过的特权。
如此大的权力,甚至国策都能因他而改变!
由此来看,朱元璋确实是对宋隐起了扶持之心。
胡惟庸心想,自己必须尽快筹谋,否则,别说是相权,就是他现在的位置,都会不保,甚至有人身危险。
圣旨由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