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(2 / 2)

杠,一只山羊,一只野鸡。

用绳子捆上山羊和野鸡,李大龙直奔轧钢厂而去。

山羊交给厂里,野鸡拿去送人。

回到东跨院的时候,还不到下午三点。

李大龙泡了一壶茶,默默研究陈向东的传承。

身为特级军士长的陈向东,精通各种枪械,格斗也很擅长,除此之外,他的维修、机械、编程......电焊技能,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。

“我现在的维修、焊工、电工......车工技能,在禽院世界难逢敌手,钳工技能至少达到八级,可能比禽院世界的八级钳工,还强出不少。”

四点出头,李大龙走进厨房。

“蒜苗辣椒炒风吹肉,再加一个酸辣土豆丝,一个白菜汤。”

为了能经常吃肉,李大龙在六零宇宙之中,制作了很多腊肉、风吹肉、香肠。

肉类供不应求,人均肉票有限,经常买到新鲜肉不合常理。

腊肉、风吹肉、香肠这样的东西,谁知道是什么时候做的?

经常下乡采购,偶尔在乡下买到腊肉香肠风吹肉,很正常。

每月工资加补贴,有一百零几块钱,农村买东西,又不用票。

以他和他媳妇的收入,顿顿吃肉,都不缺钱。

风吹肉独有的香味,再次蔓延开来。

闻到空气中的香味,有邻居吞着口水,还有邻居羡慕嫉妒。

中院,贾家。

四岁的棒梗,满地打滚的叫嚷着要吃肉。

“淮茹,你去要点肉,大人可以不吃,棒梗正在长身体,他不能缺营养啊。”

吞着口水的张翠花,早就想吃肉了。

公社还没成立,张翠花、秦淮茹、棒梗都是农村户口,在农村都有地。

名下的土地,让各自亲戚耕种,每年分到的粮食,比城里的定量还多。

贾家不缺粮食和蔬菜,但城里的农村户口,没有各种票。

普通人每月半斤肉票,贾家只有贾东旭有肉票。

有肉票去买猪肉,每斤猪肉六角五分钱左右,没肉票就只能去乡下、鸽子市、黑市买肉,又或者先用钱去买肉票,再拿着肉票和钱去买肉。

许多工厂的食堂,一周只有一次肉菜,甚至两周才吃一顿肉。

工厂不是没钱,而是肉类供应不足。

比如第三轧钢厂,如果肉类供应充足,员工每天吃一顿肉,都不用考虑钱的问题。

秦淮茹无奈道:“妈,香味是东跨院传出来的,你觉得我能在东跨院要到肉?”

有外人在场,张翠花是蛮不讲理的恶婆婆,没外人的时候,张翠花和秦淮茹相处融洽。

秦淮茹的结婚证上,学历是初中毕业。

好吃懒做、流泪随心的秦淮茹,不是一个易与之辈。

贾东旭上墙后,张翠花动辄打骂,秦淮茹任劳任怨,可能吗?

洗衣姬每天都在中院洗衣服,一是为了塑造可怜、勤快儿媳,二是为了等饭盒。

北方的气温偏低,春秋冬季很少流汗,普通家庭天天洗衣服,哪来这么多的衣服洗?

据说某些北方人,冬天十天半个月都不洗澡。

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

大哥穿了二哥穿,二哥穿了三哥穿,这年代的很多家庭,衣服都是不断继承,老大的衣服裤子留给老二,老二的衣服裤子留给老三......

买布需要布票,买棉花需要棉花票。

张翠花是个貔貅,贾东旭收入有限,贾家的衣服都没补丁,明显不合理,易中海和何雨柱给钱?布票怎么来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