府上共有十四个孩子,只有大郎没有住在这里。而张家排行第三的,是二房所出郎君。

可老夫人怎么偏偏喊了一声三娘呢?

几乎是一瞬间,府上几位长辈都明白过来,她唤的应当是胡家三娘。

胡清嘉闻声而动,立即走上前去行礼。她还记着张嘉止的吩咐,轻轻唤了声“伯外祖母”。

老侯爷和老夫人都看向她。

其实胡清嘉同胡父胡母长得都不怎么像,她更像她的外祖父——老侯爷的庶弟。

她长得不算出挑,却是长辈眼里最喜欢的那种长相,眉峰平缓柔和,杏眼圆润干净,只是眉宇间漏出几分拘谨与怯懦,使她整个人黯淡不少。

两位老人此生阅人无数,只一眼,便看穿了这小女娘的底。

老夫人为人庄穆,态度却不严苛,“孩子,你叫什么名?”

“回伯外祖母,侄孙女名叫清嘉。”

“清嘉,胡清嘉,”老侯爷低低念了两声,忽然笑开,“重湖叠巘清嘉,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这是你娘取的名吧?”

胡清嘉没想到老侯爷会搭话,心里有些惊讶,“对,是我阿娘取的。阿娘说,她很喜欢西湖。”

而且,更重要的是,张家这一辈子侄乃是嘉字辈,张颜娘特意为自己女儿取了个带嘉字的名,以此显示同娘家亲近。

“名与姓相得益彰,又恰好你是余杭人,这名取得妙啊。也是,你娘少时读书,可比她几位兄弟姊妹用功多了。”

张颜娘其实很少同胡清嘉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,此刻听老侯爷这般感叹,胡清嘉语塞,不知该回些什么才好。

好在老侯爷也只是随口说了几句,并不要求别人一定应承他,很快便转开话题。

“日后,你便安心在这府上住下吧。”

……

胡清嘉的到来宛若往这大宅子的池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头,涟漪是有的,却不大。

三房。

三夫人歪靠在小榻上,眼眸低垂,欣赏自己新做的蔻丹甲,嘴里漫不经心道:

“我还以为出了那档子事儿,老侯爷就不管二叔那一房了呢。谁曾想啊,二婶娘临了临了,还是把她外孙女儿给招来了。”

“若要换作是我,定是撇清关系再不搭理。谁知道今日来的是不是另一个夯货。”

三夫人的心腹徐嬷嬷一如既往地劝她少说两句。

三夫人轻哼一声,“只要她不给我们张家惹祸,只要她不来招我两个儿子,我才懒得去为难她。这天底下,表哥表妹闹出的事儿还少么。”

徐嬷嬷沉吟片刻,语气迟疑,“可老奴瞧着,那胡娘子是个老实的,大抵是不敢来勾两位郎君的吧?”

三夫人出身显贵,看不上胡清嘉的做派,“她哪里是老实,分明是小家子气。好好一个女娘,低着头、含着胸,全然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。”

恰在此时,屋外响起此起彼伏的问安声,随后一道红色身影噌一下窜进来,直奔三夫人。

“阿娘!”

三夫人一听这声音,立时坐直身子,眉开眼笑,脸上刻薄神色消失得一干二净,“哎哟,是我乖女回来了!”

三夫人的女儿张六娘张嘉钰风一般冲到三夫人面前,急匆匆行过礼后,开门见山道:“阿娘,您能不能给我二十两银子呀?”

“你又要钱做什么?”三夫人拧眉,“你这月都向我要过两回了,再加上你自己的月例,这还不够你花销的?”

“哎呀阿娘,”张嘉钰挽着三夫人的胳膊朝她撒娇,“我今日看上一柄剑,还差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呢。您支援支援我可好?”

三夫人本不想答应,可张嘉钰缠着她喊了两声,她便举手投了降。

“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,整日里舞刀弄枪做什么?你学学你九妹妹行不行?”

话是这么说,三夫人还是从钱匣子里取了几锭银子给她,“你可真是天爷派来克我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