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主是个谁对她好,她对谁重拳出击,作死的闹。谁对她凶,她就吓得不敢反抗的人。
姜家人欺负她,威胁她几句,她吓得屁都不敢放。
顾家人为了孩子哄着她,她在顾家作天作地,闹得人家鸡犬不宁。
典型的欺软怕硬。
可现在站在这里的人是她,她可不是原主。
她有恩必谢,有仇必报。
她的母亲背了十几年的骂名,她该为她正名了。
姜家人炸了锅,没有一个人承认,纷纷指责姜雨菲在说谎。
奶奶痛心疾首的说:“雨菲,你妈妈嫌贫爱富出了国,不要你了,是我们把你养大,你怎么能说这种话?”
姜雨菲看向奶奶,淡道:“对了奶奶,我妈妈走之前留下五十尺布的票,是当着张婶她们的面给的,好几个婶子可以作证。我呢,今天回去把我妈给我的布票带走了,你没意见吧?”
奶奶:“……”
她肯定有意见,但她张了半天的嘴没说出话来。
倒是把继母给急坏了。
“那是全家的布票,你怎么能一个人全拿走了?”
姜雨菲冷冷的扫过她,“刘丽女士,今儿是我与他们的战场,我劝你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当观众,否则别怪我把火烧到你身上。”
刘丽是后来相亲跟姜彬认识的,小时候还因为姜彬偏心姜雨兰,帮姜雨菲说过好话。
她与姜雨菲没有直接仇恨,姜雨菲不想搭理她,但前提是她别犯贱。
显然,她的期望要落空了。姜雨菲拿走五十尺的布票关系到全家利益,她怎么可能旁观?
“我不知道你妈有没有留给你五十尺的布票,就算真的有,那也不能是给你一个人的,而是给全家的。你在家里吃喝这么多年,你没穿衣服吗?五十尺的布票才能换几身衣服?早就用光了。”
提醒她了还非要犯贱?
姜雨菲目光落在刘丽身上,“我记得从我妈走后,我就穿过一回新衣裳。后来穿的,都是我妈留下的旧衣裳,而且还是你挑剩下的。”
外面看热闹的人指指点点,都是这几条街的街坊邻居,谁都见过姜雨菲小时候穿着大许多的旧衣裳。
他们家真是,连找个裁缝给改一下的钱都不愿意花,还说什么现在改小了,以后还得改回来。
改小容易改大难,将就着穿穿,长大就好了。
谁不知道这孩子在她妈离开后,受了多少委屈啊。
眼见着舆论不向着自己,刘丽又说:“你的事都是你奶奶在管,你奶奶让我别插手的,你从小到大用了多少布料我怎么知道?”
姜雨菲面色一沉,“你不知道你插什么嘴?”
刘丽:“……”
姜雨菲看着刘丽身上这身衣裳冷,上下打量一番继续道:“若是我记得没错的话,你这身衣裳是我妈的吧?”
刘丽一阵心虚,不过只一瞬又梗着脖子道:“你可别胡说八道,这怎么可能是你妈的衣裳?这分明是我男人给我买的。”她推推姜彬说:“是你给我的,对吧?”
姜彬也一阵心虚,含糊道:“我给你买这么多衣裳,我哪里记得?”
“那肯定是啊,可能时间久了你不记得了。”
这时一直没说话的顾母道:“你们不记得我可记得,我记得这身衣裳确实是雨菲妈妈的,那会儿政策上还允许开工厂雇佣劳工,雨菲妈妈家赚了不少钱。他们家里给雨菲妈妈请了裁缝做了好些衣裳,你这身衣裳是真丝的吧?不便宜的。”
姜彬张嘴道:“你可别胡说八道,这都多少年了,你能记得清吗?”
“差的衣裳我还真拿不准,但这衣裳得多少张布票换得来?你家啥条件?你们换得起吗?”
全家攒几年的布票换一身衣裳,也没人舍得换呐。
外头看热闹的人纷纷作证,自从计划经济后,他们这样的平民百姓根本没有人舍得买这样的布料,绝对是以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