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春花一脸的理直气壮:“没散怎么了?你是不是以为周正东家还能买的起缝纫机?就他家那个穷样子,别说缝纫机了,就连缝纫机的轮子都买不起!

人家陈立明是陈家铺的万元户,家里盖了五间大瓦房不说,手里还有钱,我要是不替你早做打算,这么好的亲事就被别人抢走了!”

沈明舟无语至极,但是又不能表现的过于明显,“可要是周家知道了,全村人都得笑话我们。”

赵春花冷哼一声:“你不说我不说,谁知道这件事?你二姨和那个陈立明就更不可能说了。所以这事你不用担心。等三个月的时间一到,你就等着过好日子吧。”

说完这话她不满地看着沈明舟道:“你眼瞎呀,还不赶紧把这些东西拿过去?想累死我是不是?”

沈明舟停好自行车,把她车把上的肉和活鸡都挂在自己的车把上,再把那半袋子的东西也绑在后座上,赵春花这才高兴起来。

她是一点多余的力气也不愿意出!

沈明舟不在乎这个,反正她现在有的是力气。

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了丰收村,已经是中午时分,村子里很多人家的烟囱已经在冒烟了。

赵春花今天带回来这么多肉和菜,午饭就让沈明舟做了个土豆炖肉,这菜在这个年代那可是顶好的了。

别看是打着沈明舟的名义要回来的东西,但是吃饭的时候,赵春花都要提前把肉给夹出来,就放到沈立柱面前。

用她的话说,出力干活的男人才有资格吃。

当然了,她作为这个家的女主人,也是可以吃的。

沈明舟早就习惯了,而且她现在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上面。

午饭过后,沈明舟收拾碗筷,赵春花则拿上小板凳和鞋底出去了。

现在刚过完秋收,村子里的妇女们喜欢三五一堆的凑到一起,边纳鞋底边东家长西家短的说闲话。

尤其住在附近的,也不管人品怎么样,凑到一块你一句我两句,反正大家就是图一个热闹。

聊天的内容自然是少不了沈明舟和周正东的婚事。

赵春花从头到尾都是得意洋洋的:“我们彩礼还少一百块呢,反正这缝纫机不买,我们明舟肯定是不能嫁过去的。

咱不攀那些富贵的,村子里的总得大差不差吧,你们说是不是?”

“可不是嘛,这没有比着的还好说,这村子里有比着的,要是太寒酸了别人瞧不起。”

“她婶子,你这话说的太对了。再说他一个拿津贴的都不买,我们家闺女嫁过去,苦的不还是她自己吗?我这个当娘的,这种时候不给她争一争,还等到什么时候?”

有人附和赵春花的话,话里话外故意拱火:“明舟妈,你做的对。再说周正东现在拿津贴,缝纫机根本就不是个事,就看他家舍不舍得买了。”

有个压着声音故意道:“陈秀梅就是个抠门的,我看这事够呛。”

不过也有人好奇:“春花嫂子,这要是周正东家真的买了缝纫机,你们明舟嫁不嫁呀?”

赵春花回答的那叫一个干脆:“这还用说吗?肯定得嫁呀!咱不能做那种说话不算话的人,你们说是不是?”

她算准了陈秀梅不可能舍得买一台缝纫机!

周家也没那个闲钱!

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想看她的热闹,她这话刚落,村子里的大喇叭突然便响了起来:“赵春花!赵春花!你来一趟村支部!你来一趟村支部!”

这个年代大喇叭是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,所以人们听的内容都一清二楚。

就算你听不清,旁边也会有人直接传话给你。

“春花嫂子,大队部让你去一趟呢。”

赵春花笑着起身,“难不成要选我当妇女主任了?”

大家都跟着哄笑起来。

赵春花正准备走,就听到大喇叭里又响了起来:“陈秀梅!陈秀梅!你来一趟村支部!你来一趟村支部!”

“哟